教育部長蔣偉寧涉入論文造假案,蔣偉寧今對媒體表示,只負責論文指導,後續投稿事宜他都不知情,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劉宏恩剛在臉書(tinyurl.com/oxldvj6)說,「原來我們對於自己當作者的論文發表不需要負責」,這就是現任教育部長樹立給全台灣教授和各大學的學術典範,對如此「放鬆」指導學生職責和論文作者職責的指示,身為教授我們是不是該說「感恩」呢?
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已離職副教授陳震遠涉嫌論文造假案,遭撤銷60篇論文,有5篇作者為蔣偉寧,蔣偉寧今天對媒體表示,只負責論文指導,後續投稿事宜他都不知情,而該5篇論文都是扎實的研究,論文本身絕無造假,已去函JVC要求調查清楚,還他一個清白。
對於蔣偉寧說法,劉宏恩剛在臉書上批評指出,原來只要教育部長說沒造假就沒造假,對自己當作者的論文發表不需要負責,還反諷說若論文出錯是學生的錯,蔣偉寧放鬆教授指導學生職責和論文作者職責的指示,大家應該「感恩」呢?
劉宏恩在看完蔣偉寧澄清記者會後,又發文質疑:「現在你以教育部長的身分公開宣佈絕無涉案,請問你的研究團隊成員所屬的各大學,有哪一家大學還敢去繼續調查?你是不是應該宣佈自己和團隊成員都願意接受調查,甚至你願意暫停部長職權靜待調查,而不是自己『球員兼裁判』宣判自己無辜?」
劉宏恩說,這件事已經成為「國際級的學術醜聞」、對台灣的國際形象及學術聲譽影響甚鉅,「請問台灣政府到底要不要啟動正式的官方調查?還是因為理論上應該調查的主管機關『教育部』的部長本人就是當事人之一,所以就不查了,乾脆採取『當事人A替當事人B背書說無辜,當事人B又替當事人C背書說無辜』的模式讓它最後不了了之?」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在臉書上質疑:「每篇文章的共同作者那麼多人,而且又是五篇,想一想,陳震遠有可能是『擅自列名投稿』嗎?其他共同作者怎麼都是渾然不知?如果這五篇文章都已列入蔣偉寧教授的著作目錄中,他可以說『不知情』嗎?再者,將責任推給陳震武,這更是有失長者風範了。」(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發稿時間:13:39
更新時間:22:25
劉宏恩在臉書的貼文如下:
7月9日的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以「前所未聞的欺騙控訴」為標題,大篇幅報導了台灣學者投稿國際期刊的審稿造假醜聞。事實上不只洛杉磯時報,另一美國的權威媒體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及英國的權威媒體衛報(The Guardian),近日也都大篇幅報導同一事件: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出版集團SAGE公司,一口氣撤銷了60篇來自台灣學者的期刊論文,因為它們審稿造假、是以欺騙的方式獲得刊登。
「台灣」、「台灣」、「台灣」......我們的家的名字不斷出現在這些報導當中。國際媒體強烈關注這個學術詐欺事件,因為它的規模及大膽程度都是屬於前所未聞的「台灣奇蹟」。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60篇被撤銷的學術詐欺論文中,我國現任教育部長蔣偉寧是其中五篇的作者!
蔣偉寧今天對台灣媒體說:這五篇他指導的論文的研究本身絕無造假,出問題的只是投稿審稿的問題。但是投稿審稿都是他指導的學生去處理的,應該由那個學生說明。他甚至表示他希望SAGE能「還他清白」。
要是事情可以那麼簡單就好了:原來我們對於自己當作者的論文發表不需要負責;原來我們對於自己指導且自己併列為作者的學生論文的發表,若是出問題全都是學生個人的錯;原來一個連論文投稿審稿都會嚴重造假的學生,他做研究的過程是不可能取巧、也不需要事後調查的,因為只要教育部長說絕無造假就一定不可能造假。
原來這就是現任教育部長樹立給全台灣教授和各大學的學術典範。部長他這種連一句「抱歉我督導學生不周」都不必說、也不想去做調查,完全只想跟學生做切割就好的格調,確實令人折服。
其實,對於他如此放鬆我們指導學生職責和論文作者職責的指示,身為教授的我們是不是該說「感恩」呢?
劉宏恩第二篇貼文如下:
【看完教育部長蔣偉寧的「澄清」記者會的感言】
部長,你和你的研究團隊有沒有牽涉審稿造假等學術詐欺,不能夠「你」說了就算,因為你自己就是當事人。現在你以教育部長的身分公開宣佈絕無涉案,請問你的研究團隊成員所屬的各大學,有哪一家大學還敢去繼續調查?你是不是應該宣佈自己和團隊成員都願意接受調查,甚至你願意暫停部長職權靜待調查,而不是自己「球員兼裁判」宣判自己無辜?
還有,如果你們的研究團隊的論文發表如同你所說的那麼嚴謹紮實,為什麼會有「不知道哪裡來的『哥哥』也可以掛名當作者」的事情發生呢?你今天公開承認「不清楚為什麼你學生的哥哥也會變成作者」,難道是承認假的嗎?
另外,你一直強調研究的內容絕無問題,出問題的只是投稿審稿過程,那我心中實在有個小小疑惑:如果你們的論文那麼紮實嚴謹的話,應該根本不需要審稿造假就可以審查通過、獲得刊登了,那為什麼你們的成員(或者是成員的哥哥,who knows)還需要在審稿過程上面作手腳呢?論文的內容到底有沒有問題,難道不需要調查一下嗎?
假設一篇文章有兩個審查人,60篇文章就牽涉上百個審查人次。部長希望我們相信:這個可能牽涉「上百個審查人次」的審稿人頭和審查意見的事情,全都是你「學生的哥哥」他「一個人」完成的,你是在考驗我們的想像能力嗎?
這件事情的戲接下來會不會這樣演呢?陳震遠出面開記者會:「整件事情全都是我一個人弄出來的,這麼多的審稿人頭和審查意見全都是我一個人搞的,沒有任何人跟我合作,我弟弟陳震武也絕對不知情」。陳震武也出來開記者會:「整件事情都是我的錯,是我自己膽敢在指導教授和研究團隊其他成員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把哥哥也列為作者,但是我哥哥亂搞的行為連我都不知情,當然我的指導教授蔣部長也絕對不知情,他是無辜的」。最後蔣部長再出來開一次記者會:「你們看吧,我和我所有研究團隊成員果然是無辜的,這麼大規模搞到全世界那麼多重要媒體都報導的事件,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可惡的『學生的哥哥』他一個人幹的喔」。
哇,一個人,真的是好厲害的「一個人」!
這件事已經成為「國際級的學術醜聞」、對台灣的國際形象及學術聲譽影響甚鉅,請問台灣政府到底要不要啟動正式的官方調查?還是因為理論上應該調查的主管機關「教育部」的部長本人就是當事人之一,所以就不查了,乾脆採取「當事人A替當事人B背書說無辜,當事人B又替當事人C背書說無辜」的模式讓它最後不了了之?
這真是太諷刺了:整件事情就是因為「自己人審查自己人的投稿」而變成國際醜聞,最後採取的解決方法竟然是「自己人背書說自己人無辜」。行為模式真是完全一致啊!
【更多生活新聞訊息,請加入《蘋果生活八爪魚》粉絲團】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