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推廌的電影是,今年在金馬影展秒殺完售的印度片《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
印度電影產業基地以寶萊塢(Bollywood)最著名,久了大家便以寶萊塢電影泛指印度電影,雖然被批評是拷貝美國好萊塢。典型的印度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每幾個喬段就出現唱歌跳舞的場面,而劇情通俗簡單,與台灣八點檔連續劇一樣,不外乎「男女主角身份懸疏,戀情不被祝福」、「好人受盡壞人的污陷」、「失散多年的手足」.......等老梗。直到近幾年,一些年輕的創作者崛起或者因應年輕觀眾市場,印度電影開始顛覆以往風格,作品有強烈觀點與議題探討,但同時也兼俱娛樂與質感,反應在票房成績也有不錯的表現。例如在國際上獲獎無數的《貧民百萬富翁》、創下印度影史記錄,在台灣也熱映超過四個月的《三個傻瓜》,用喜劇手法批判印度戶政與大學教育、《我的名字叫可汗》則是美國911事件之後,從印度回教徒受歧視,去探討宗教共存,拒絕族群對立的議題。這些作品,都讓人對印度影片驚豔。
《救救菜英文》是導演Gauri Shinde從紀錄片及廣告拍攝,橫跨到電影的處女作。故事的發想也是導演從與母親兩人關係的反省。或許與女性執導有關,很多心理層面的掌控及畫面的處理,很多地方都看的出細緻度。女主角希里黛玉(Sridevi )是印度資深演員,本片是暌違14年後的復出作品。希里黛玉不愧有「印度的電影女神」封號,演技自然且迷人,棕色的大眼睛彷彿會說話,五十多歲雖然沒有電影女星紙片人的身材,但穿起印度紗麗的魅力與自信卻完全不遜色。
從直白的中文片名就可知道這是一部以搶救爛英文為故事主軸的影片,但故事的背後透過女人的眼睛和心去探討「女性自覺與尊重異己」的議題。
故事的主角是傳統的家庭主婦莎希(Shashi),溫柔賢慧,以丈夫子女為生活重心,莎希唯一的成就感就是所做的印度小圓甜點受到眾人的喜愛,平日接小額訂單賺取自己的零用錢。表面看似有著幸福家庭,但不擅英文的莎希,平常從精英份子丈夫與資優生女兒的對話中,無法參與討論;女兒害怕她到學校丟臉,丈夫不溝通談心,甚至當別人誇讚老婆手藝好時,輕蔑說出:「我太太是生下來做甜點的」,莎希的自尊心時常受到無情打擊。
★ 有錢人財富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想對、做對,其實你也辦得到!……more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