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楊逵孫女楊翠主編 烈焰. 玫瑰 回首白色恐怖
Jan 19th 2014, 21:30
作者: 林欣誼╱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學者楊翠是前輩文學家、白色恐怖受難者楊逵的孫女,她出生時被楊逵取名「翠」,隨祖父落腳在剛開闢的台中東海花園,是與楊逵共同生活最久的孫輩後人,「楊逵的文學盛名、家族的歷史,是我一生沉重的揹負,一度我只想逃離,後來我才明白自己要返鄉,返鄉之路自此不歇。」楊翠如此描述她主編《烈焰.玫瑰》文集的心情。
《烈焰.玫瑰》為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規畫「台灣文學人權講堂」系列演講結集,呈現台灣政治受難者的經驗與書寫,第一部分邀多位學者談論楊逵、葉石濤、施明正、柯旗化4位已故作家的人權文學;第二部分由陳列、王拓、曾心儀等1970年代受難者現身自述;第三部分邀以創作關切台灣政治受難歷史的作家李敏勇、吳晟、李喬分享創作理念。
全書收錄作家自1906年出生的楊逵算起,共跨越百年,呈現跨世代視角。如以《壓不扁的玫瑰花》聞名的楊逵,也以此堅強樂觀信念支撐一生,然而他的社會運動理想卻帶來家族動蕩,書中楊翠描寫楊逵死後隔年,他大批當年在綠島未能寄出的家書首次出土,為家人帶來巨大感情波瀾,她父親、楊逵次子楊建也才終與天上的父親和解。
楊逵入獄後,長子、長女休學打工維持家計,經濟貧困加上外界汙名化,使他5個子女蒙上陰影,但家書中可見楊逵細心關切孩子生活、紓解他們的憂鬱,尤其對抑鬱的長子楊資崩不斷鼓勵。
1970年代投身黨外的曾心儀,因政治理想而被家人與外界冠上「壞女人」標籤,遠離摯愛的一雙兒女。曾心儀坦言至今家人仍不接受她的選擇,但她對犧牲無悔,書中她自述當年心路歷程,心酸感人。詩人李敏勇曾編選《傷口的花:二二八詩集》選錄百餘首見證白色恐怖時代的詩作,書中也收錄他對這些詩作的評析。
楊翠表示,2013年台灣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陷入黑暗,但編選本書最大意義是從現在回看過去,「看見我們的前輩走過更黑暗的時刻,且挺了過來,我們如今享有他們用靈魂建造起來的光明與自由。」
她認為年輕世代從事反抗運動的做法多元創新,結合音樂、甚至行動藝術;身為白色恐怖的受難者家屬與研究者,她說民間努力搶救歷史記憶、走出悲情,政府如今才跟進,仍有許多改進空間,眼下要務是開放更多相關檔案,將封緘歷史解密,「沒有歷史正義,就沒有轉型正義」。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qhhfl3xncebjd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qhhfl3xncebj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